首页
/
实时讯息
/

又一国家级荣誉!南明学子“阅”见美好,书香满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07 14:35:00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名单,贵阳市南明区名列其中。这一荣誉背后,是南明区教育系统精心策划、扎实推进读书活动的累累硕果,更是南明区在青少年阅读推广领域深耕细作、创新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4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名单。

书香校园:阅读融入教育肌理

近年来,南明教育将阅读作为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读书活动,让书香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国家一级作家先后走进南明区翠微小学、南明区第四实验小学等与师生交流,为书香校园建设注入新活力。

南明区纪念塔小学将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师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在阅读中不断成长,成为学识扎实、教学水平高超的读书型教师;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设置了开放式书架和阅读角,摆放着各类经典书籍和推荐读物,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拿起一本书沉浸其中;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图书角,由学生自主管理。通过班级之间的图书漂流活动,增加了书籍的流通和共享,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创新阅读课程:将阅读纳入课程体系,结合每一册书中的“快乐读书吧”,由语文老师进行指导。在阅读课上,老师教授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开展跨学科阅读,将阅读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科学课上阅读科普书籍,在数学课上阅读数学故事,让阅读成为学科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开设阅读拓展课程,如绘本创作、经典诵读、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南明区市府路小学,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图书角图书来源丰富多样。一方面,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基础图书,包括经典名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期刊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中闲置的书籍带到班级图书角进行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图书角的藏书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并且涵盖了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点。

阅读融入教育肌理,活动的开展使得校园内充满了书香气息,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纷纷捧起书本,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们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多元活动:激发阅读无限活力

读书交流会、读书辩论会、读书征文比赛……南明区教育局不断鼓励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各个学校不断创新阅读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样态。

贵阳市三十九中学老师谢娜打造了《娜就听美文》网络平台,构建了一个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阅读分享平台并广泛收集各类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文章、诗歌等资源,结合语文单元主题,传统节日等开展主题式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谢娜老师的平台打破了传统阅读的单一模式,将文字与音频、视频相结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学生可以在欣赏优美文字的同时聆听同学们的深情朗诵,这种多媒体融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能够根据同学们的参与度、兴趣爱好组织好书推荐活动,制作成书目清单,定期举办读书沙龙——“语文杂货铺”,让同学们去阅读美文、分享美文,为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学生们可以与老师、同学深入交流读书心得,写读书笔记,这种近距离互动,让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与乐趣,进一步提升阅读兴趣与积极性。

儿童作家走进校园。

2024年4月,南明区花果园第一小学引进了由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阅读点灯人、摆渡船船长梅子涵教授倡导和发起的“摆渡船阅读项目”,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拥有文学理想,用书香浸润社会,用文化滋养心灵,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新书可读、有好书可读,能随时阅读,实现校内阅读基地建设全覆盖。

此外,为了让全校师生能畅享阅读、爱上阅读,各班级图书补给采取“三个一点”:上级部门安排一点,学校购置一点,班级之间漂流图书共享一点。学校做好阅读“加减法”,让“校内”+“校外”的阅读模式成为常态,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必做题”:校内做好语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维一体”的阅读指导,再由各学科老师精心制作“阅读菜单”进行推荐;学生在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图书馆、南明区各图书馆、图书吧、各大书店“自主下单”“按需下单”,进行校外“点菜式”阅读,精准挑选,做好阅读的“减法”,让减量不减质成为课外阅读的目标与落脚点,形成校外阅读点面全衔接体系。

与此同时,其他学校也在探索更多可能。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贵阳分校从学校诵读奠基、家庭伴读铸魂、社会研读笃行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采取“全学科阅读”方式,从学科教学规律出发,打牢学生阅读基础,培养阅读习惯。并开发家庭伴读资源包,从善言、善举、扬善三个维度,开展善解人意、饮水思源、家风家训主题阅读,树立家庭正确教育观念。网络课堂的搭建为家庭伴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便利,展示平台则激发了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全方位育人,为学生发展铸魂。

此外,学校还开发了社会研读资源包,从向上少年和美好家园两个维度,开展亲历祖国山河、亲唱祖国赞歌、亲颂我的祖国体验研读,在体验中增慧、成长、笃行。这种体验研读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开发实践大课堂。协同社区开展“一带研文化,一路走南北”学生互换式体验研学,在体验中提升素养、知行合一,实现全员育人,使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实践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阅读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家校协同:共筑阅读成长之路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在读书活动期间,南明区各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册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并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老师分享书籍。

在南明区花果园第一小学,孩子的“阅读”变成了和家长一起的“共读”。在校“和老师一起读”,在家“和家长一块儿读”,已经在学校阅读教学上取得了突破,“一起读、一起学”的氛围正愈发浓厚。凝聚“学校、家庭”两方合力,找到家校共读最大公约数,画出家校培育最大同心圆,形成大阅读氛围。

这样的探索并非个例。贵阳市南明区纪念塔小学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学校还不定期举办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花果园第三小学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读书心得,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为了家校共筑孩子阅读成长之路,市府路小学创新建立了家长志愿者制度,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阅读活动组织和管理工作,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为每个家庭推荐适合亲子共读的书籍,家长和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阅读这本书,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分享阅读感受。活动增进了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还有“家庭阅读小剧场”活动,鼓励家庭将书中的故事改编成小短剧进行表演。

通过读书会等活动,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来,与孩子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不少家长反馈,在家校共读行动的推动下,家庭阅读氛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书香南明·建设书香校园”阅读系列活动之“红扣子”演讲比赛。

社教联动建设书香校园。2024年11月6日,南明区教育局举办“书香南明建设书香校园”阅读系列活动之“红扣子”演讲比赛,旨在让青少年在写作与演讲中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共同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来自辖区中小学的20名选手以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和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展开演讲,生动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在南明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联动“摆渡船”公益组织,打造14个试点校开启“南明书香校园”的“悦”读“悦”心路程。

下一步,南明区教育局将以现有试点学校为核心,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周边学校参与书香校园建设,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在区域内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香校园建设,积极促进书香家庭的形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阅读生态系统,为构建书香社会贡献力量。

贵州教育报记者 罗欢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王宁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泥巴网 赣ICP备202505557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