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肃北:委员工作室架起连心桥 戈壁驼铃奏响致富曲

更新时间:2025-05-09 17:42:00

寒冬时节,肃北县马鬃山镇巴音布勒格村的牧场却格外热闹。推开政协委员傲登尕吾亚家挂着“政协委员工作室”牌子的房门,一场关于骆驼疫病防治的协商讨论正在进行。

屋外,崭新的“一棵红柳牲畜养殖家庭牧场”挤奶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正将雪白的驼奶注入冷链储罐。“以前卖驼挣不上钱,现在守着挤奶基地,驼奶成了‘黄金奶’,工作室就是咱牧民的金点子库!”傲登尕吾亚指着墙上的委员履职承诺牌笑着说道。

这份变化的背后,是政协委员工作室在乡村振兴中释放的“磁场效应”。作为扎根边疆20年的老牧民、县政协委员傲登尕吾亚将自家草场上的6000平方米高标准养殖基地打造成了“委员履职阵地”,工作室里陈列的《民情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牧户诉求:从良种引进到驼奶销路,从技术培训到政策补贴……他依托工作室不定期召开“驼铃议事会”,邀请镇村干部、养殖户围炉夜话,先后推动解决草场流转、贷款贴息等难题10余件。2024年,他带头投资86万元建设的家庭牧场,不仅实现存栏骆驼200余峰、日产奶量1.3吨,更成为全镇首个集技术培训、产销对接、政策咨询于一体的“骆驼产业服务驿站”。

“委员工作室挂起来,服务群众的路子就活起来。”傲登尕吾亚的实践正是肃北县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的一个缩影。

县政协指导马鬃山镇建立“委员工作室+产业基地”联动机制,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收集民意的“传感器”、凝聚共识的“发酵池”。针对牧区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等痛点,他通过工作室提交的《关于骆驼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被列为县政协重点提案,推动马鬃山镇镇政府整合4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完善养殖基地水电管网、冷链仓储等设施;积极配合牧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委员工作室开设“牧区课堂”,组织疫病防治、科学挤奶等培训20余场,培训牧民50余人次;持续推进“工作室+合作社+牧户”模式,带动周边6个行政村10余户牧民加入骆驼养殖产业链,户均年增收突破10万元。

在政协委员工作室的辐射下,马鬃山镇骆驼产业实现“三级跳”:2023年全镇经营性收入240万元,巴音布勒格村集体分红116万元;2024年日产奶量达1.3吨,年产值580万元;2025年将朝着驯化奶驼1000峰、年产奶500吨的目标迈进。

从戈壁滩头的声声驼铃,到现代化牧场的产业交响,马鬃山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的灯光始终亮着。在这里,协商民主的根系深扎泥土,产业振兴的蓝图照进现实,一幅“委员作示范、产业促发展、政协聚合力”的边疆共富新图景正渐次铺展。(杜文婧 文/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泥巴网 赣ICP备2025055576号-4